【社企視界】服務社會需求 不只唯利是圖

編輯室名家觀點

服務社會需求 不只唯利是圖

社會企業是因應既有社會系統中,政府、企業、社會團體等組織之既有功能各有所缺,造成一些長久存在的社會問題應運而生,如財富分配、青年就業與低薪、偏鄉與農業邊緣化;而且隨著社會愈來愈成長,如工業化、全球化、高科技經濟發展,社會問題反而更嚴重。

一部老機器愈是努力工作,它的產出愈增加,副產品當然也會增加,要解決伴生的副產品帶來的困擾,只有寄望修改老機器的既有設計。

原本最能服務社會大眾的企業,在價格機制、市場供需的理性決策要求下,用價格過濾了低消費力民眾、用利潤判定是否要進行該做的經營改善(如降低汙染)、用成本剔除了品質較好但高價的原物料。這樣的經營思考,是公司法與管理學告知大家「企業以獲利為目的」,必然的決策邏輯結果。

如果我們重新務實的檢討,企業應該是因為有人想穿有品味的衣飾,所以才開設服裝設計公司,「服務他人需求」才是設立公司的目的,賺錢則是努力經營的「結果」。

如果我們願意將公司定義修正為「服務社會需求的營利組織」,是否就會讓企業體認到,固然要做消費者需要的商業產品,可是也別忽略消費者不想要的有害空氣、水與汙染。

大家都做社會需要的產品與服務,企業經營在本質上,就不會被唯利是圖,不擇手段而誤導了。

除了企業,影響企業經營力的政府基礎建設難道就沒責任嗎?

政府對提升民眾財富的努力毋庸置疑,但是過於偏重加工出口、大型自動化生產工業、當紅科技產業(不論是否與本國資源或人力特質相合),結果反而是,產業基於出口考量而外移,致使勞工大量失業;土地徵收為工業區,但是加工出口業偏偏是「兩頭在外」(投入來自外,出口所得也在外,唯有汙染留給在地),經濟成果為少數人所擁有,如果沒有強大的服務產業銜接,財富只有往豪宅、超跑、金錢遊戲方面發展。

政府在經濟設計上,宜認清全民政府應該多接近與傾聽中小企業、年輕創業家、偏鄉工作者、甚至想工作而不如願的小民,才能找到均衡發展的政策廣度。

不要追大(大企業與大老)而失大(為數眾多的小眾),忽視小(小民需求)而得小(少數利益團體)。

聯合報(2014.11.17).胡哲生.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秘書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