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胖達人、山水米這兩則熱門新聞鬧得沸沸揚揚,讓我不禁這麼想:『台灣是不是還有更多標示不實,欺騙消費者賺取暴利的商品嗎?這些不實的標示、廣告是否會重創整個MIT的品牌?會不會讓原本消費者深信不疑的《台灣產品就是讚》信心崩盤呢?』
我突然想起去年9月29日第一次造訪居家附近的郵政博物館,那一天的特展是《找茶趣‧茶藝郵展》,我對郵展感興趣是因為高中以前『集郵』曾經是我的嗜好,至今依然記得《怡情、益智、儲財》是它的好處呢!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原因是,南投魚池鄉森林紅茶歷經7年的酸甜苦辣的成功案例,我們中華電信基金會因緣際會也參與其中,所以當天就這麼第一次走進位於南海路重慶南路口的郵政博物館。
只不過,當天令我印象深刻的倒不是郵票,而是有關台灣茶產業的幾張圖表海報,老實說,我喝咖啡是多過喝茶,但是因為成長的過程中敬神、待客都要沏一壺茶以示隆重,再加上我的祖母以前曾經是採茶姑娘,她很喜歡聽『挽茶相褒』,那是以前茶山的村姑們編採茶邊吟唱的古調,現在則是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保留的活自然文化遺產,三塊耳濡目染之下也能有樣學樣哼上一段呢!茶產業的興衰,我是感興趣的。
我把那幾張圖表拍了下來,發覺台灣茶的年產量逐年衰退,出口持平;可是弔詭的是每人每年的茶總攝取量卻是逐年攀升!另外一張圖表給了我們答案!原來,我們進口了31,113公噸的外國茶,自己生產的僅僅16,779公噸!(總消費量45,260公噸),而進口茶葉部分,越南茶葉年年激增!達21,564公噸!站進口茶的69.3%!!可那問題是:『市面上的茶產品有多少標示產地是越南啊!!!』政府部門中農委會與關稅總局都有資料,是不懂它背後代表的涵義還是視而不見,等待另一樁傷害MIT品牌的消費風暴!?
政府、學者、專家都說台灣要走品牌、高附加價值!但是,經驗法則告訴我們,『品質與誠信』是企業品牌與價值的基礎,如果咱台灣人的文化裡,還是和稀泥,是如此的心軟、貪小便宜,就這麼落入出包企業的所謂『危機行銷』操作之下的話,我敢鐵口直斷,MIT的品牌將漸漸銹蝕!眾所期盼的『突圍』也好、『解悶』也罷,那將是路途遙遠得很哪!!
圖文: 林三元.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.2013.08.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