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其實最有能力支持社會企業的族群,反而是擁有最多資源的企業人士! 」,若商業人士能用自身專長與社企攜手,社會企業所背負十字架,也可以是充滿祝福的十字架。
美商中經合集團董事總經理朱永光去年底將經濟日報《創愛的業》專欄文章,集結成書出版《我們,創愛的業》,朱永光表示,「新創事業透過什麼策略突破困境、解決社會問題非常重要」,因為在普羅大眾眼中,社企多背負了一個解決問題的「十字架」,相對辛苦與沈重許多。
朱永光說,社企的十字架這份沈重不見得是壞事,只要翻轉出創新的商業模式,就能順利進入市場與一般企業競爭,進而突破過去傳統企業的窠臼,突顯出社會企業的市場差異性,「只要商業模式夠創新,競爭力自然就會強」。
朱永光認為,「其實最有能力支持社會企業的族群,反而是擁有最多資源的企業人士」,這也是他特別關注公益與社企發展的原因,期待讓更多商業人士了解社會企業的概念。
「參與慈善只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其中一種方法」,朱永光建議,若商業人士能用自身專長與社企攜手,反而能更有效率地扶持這群最了解社會底層問題的社會企業,「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,更是一種世代之間的傳承」。
朱永光強調,找到創新商業模式將使社企營運更有效率,也更能發揮其效益;他認為,在網路發達的時代中,有能力向上成長的社企應具備「創新力」、「企業力」和「社會力」三項優勢。
他說,唯有實際地解決社會問題、回饋社會後,才能獲得了普羅大眾支持與扶助,「就像是加裝了一雙翅膀在身上」,更容易取得社會資源並永續地營運。
他舉例,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就是成功翻轉社會價值的例子。它將視障者的弱勢角色翻轉成優勢,並精準地與專業經營人才合作,使得公司「起飛」非常快速,是非常值得創新事業借鏡的案例之一。
原文 : 聯合報(2015.04.13).記者陳怡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