扶貧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,然而貧窮問題不全然是政治或人為因素,有些地區則是因為窮人所擁有的資產難以有效變現成為資本而導致,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牧民便是一例。
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台灣女孩喬琬珊與夥伴,結合所學的商業及社會發展知識,共同創辦全球第一個氂牛絨時尚織品品牌「Shokay」,協助藏民提高收入、改善生活,創造藏區永續的經濟發展。
留學期間首度接觸到社會企業的概念,喬琬珊深受啟發,創辦社會企業的想法在心中萌芽。
「我相信若能將所學的商業理論,以一種對社會有影響力的方式付諸實踐,未來將具有高度發展潛力。」
經過研究後發現,全世界有90%的氂牛在中國境內,是藏民賴以維生的高原之寶,也是財富的象徵,雖然家庭平均都有馴養20~30隻氂牛,但他們仍只靠撿草藥、蘑菇賺取微薄收入、生活貧困,而質地可媲美羊絨喀什米爾的氂牛絨,卻因為缺乏產業鏈的連結,不是被賤價出售就是被當成仿羊絨製品,無法具體產生價值。
在思考如何「轉廢為金」,透過氂牛絨帶動當地經濟和社會效益,喬琬珊與夥伴著手制定一份打造犛牛絨產業的商業計畫書,在2006年哈佛大學創業大賽中一舉獲得社會公益組冠軍。
年底兩人帶著獎金深入青藏高原,以藏語氂牛絨的發音為名創辦「Shokay」,做為實踐公益目標和商業理念的起點。
從無到有打造一個產業鏈並不容易。初期喬琬珊挨家挨戶走訪,教導居民如何辨識、梳理氂牛上的細絨,打破只能在市場上賤賣的限制,由「Shokay」直接收購的氂牛絨價格,就足足提高藏民20%~30%的收入。
踏入一無所知的紡織業,才發現有更多技術上的問題待克服,犛牛絨纖維短難以紡紗、原棕褐色的絨毛不易染色,儘管當時整體產業技術尚未成熟,兩人仍堅持投入研發做出高質感的氂牛絨織品。
產品一路從毛線、圍巾手套等配件成功拓展至衣著服飾,「永續、規模化是我們的主要課題,除了不斷提升產品的多樣性及價值,我們也致力打開氂牛絨在時尚界的能見度!」近年來進一步開發氂牛絨與棉及竹纖維等材質的混紡技術,讓原來冬季限定的氂牛絨也能躍上夏季時尚,同時亦與全球知名廠商及設計師合作,多方推廣市場上對氂牛絨這個全新材質的認識及接受度。
喬琬珊一直不斷摸索「Shokay」的品牌價值與市場定位,這兩年喬琬珊逐步拉高視野,以「具有社會意識的紡織品品牌」打造企業,從藝術、文化的角度切入,創造與消費者更多的連結與互動。
「Shokay」去年首度開辦「青海探索之旅」,帶領各界人士一同深入探訪青海的氂牛絨產業及人文歷史,並透過攝影師及藝術家的作品,呈現藏族神祕又自然的文化,也將其採集的靈感融合到產品設計之中,今年活動將邀請更多國際級的藝術家駐村參與,以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述說「Shokay」與藏民的故事。
找到新的平衡點、站在更高的立足點,自然廣納更多跨界合作的機會,也為企業增添許多策略夥伴,喬琬珊為品牌開創一個嶄新的格局。
社會企業規模化有其獨特的挑戰,「Shokay」先透過技術和商業手段發掘犛牛身上所蘊藏的經濟和社會效益,再藉由產品線的多元開發與跨界的行銷策略,帶動氂牛絨產業鏈的發展,品牌再造成就「Shokay」向前運轉的動力。
經濟日報.「創愛的業」專欄.圖片來源 : Shokay網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