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口老化是很難扭轉的趨勢,推估2017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達14%,成為「高齡社會」,而出生率與死亡率也將在此時交叉,人口負成長及結構老化所帶來的影響與衝擊,將正式展開,首當其衝便是銀髮族對於健康醫療照護的需求增加。另外,彌補工商社會家庭型態的轉變與功能的不足,如何透過社會外部機能,建構在地老化的社區型福祉設施,在生活各方面滿足高齡者的需求,也成為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。
早在1994年銀髮產業尚未受到關注之前,蔡錦墩便懷抱著創造高齡福祉社會「福氣、快樂多」的理想,以「歡歡喜喜的服務、輕輕鬆鬆的照顧」為宗旨,成立「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」。在創辦之初就自許是營利事業中的福祉事業,堅持以企業經營的模式實現自己的願景。
從生活輔具的販售、長照機構的設計規畫、居家無障礙空間的改造,到引進日本加賀谷宮本式音樂照顧,以及推廣身心機能活化運動,成為促進身心健康、延緩老化的活動宣導媒介;從硬體到軟體、失能者的生活到健康者的預防照護,「福樂多」廣泛延伸關心觸角,發展出多元的事業項目。
「有夢固然很美,但夢想可以實現更美!」蔡錦墩秉持思考、創造、執行的理念,不斷地在營利與非營利的天秤中找到一個讓企業生存,同時也為福祉盡一分心力的平衡點。近幾年來,更積極從事社區生活照顧及人才教育培訓的工作,期望將「福樂多」打造成為全人照顧的服務平台。
「老人家這裡痛,就帶去看醫生;行動不便,就買張輪椅推他,照護工作不是這樣就夠。人活著要有尊嚴,必須建構高齡者全人照顧網絡!」蔡錦墩表示,有別於大型安養機構的建設成本高、距離較遠等問題,社區型小規模多機能高齡者生活及照顧服務事業所,是一種新型態的服務模式,由政府委託在左營開辦的翠華園便是一例。
翠華園由專業的護理師及社工人員,針對高齡者各方面的需求提供「單一窗口,一站滿足」服務,包括日間照顧、營養餐食、休閒活動、定點沐浴、健康管理、用藥指導、福利諮詢轉介、居家服務等。加上生活輔具及無障礙空間的推廣,結合社區醫療、藥局、照顧與生活四大區塊建立循環網路。未來計畫以連鎖的方式拓展經營,以在地化、普及化的概念落實到台灣每個在地生活圈。
「福樂多要成為高齡者的7-11,讓銀髮族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社區裡安享晚年,在生活上得到健康、支援、照護等多重服務,享受有品質的樂齡人生!」
深耕照護服務產業多年,蔡錦墩一直樂於與產官學界分享他豐富的實務經驗,規劃多種研修教育課程,包括身心機能活化運動、加賀谷宮本式音樂照顧、高齡與中風者模擬體驗。鑒於照護人才培育的不易與不足,特別與大專院校合作開發情境示範教室,將實務服務內涵導入學校教育,並提供學生在企業機構實習的機會。
同時蔡錦墩也不斷透過專題演講與研討會,與台灣政府單位及福祉、醫療、長照法人機構交流合作,結合日本多方資源,從深度、廣度不同面向,推展適合台灣本土的福祉制度與產業模式。
長年來,台灣全國各地及華人地區前來參訪、見學、研修的人絡繹不絕。「福樂多」發揮價值化及差異化產業連結功能,儼然成為台灣促進高齡福祉與產業發展的平台。
如今,「福樂多」已在上海成立分公司,帶著全人照顧的理念,以及執行管理上累積多年的軟實力進軍大陸。福樂多深化銀髮服務產業軟實力與核心價值,並以台灣經驗前進大陸,擴大服務範圍。
經濟日報.「創愛的業」專欄.圖片來源 : 福樂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