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三塊趴趴走】《人生最後職場》在哪裡

編輯室名家觀點

父親最後的工具箱

我最近太忙心好亂,剛好年終有個大掃除,可以藉此靜心稍稍想ㄧ想。老媽說:「你老爸離開三年多,他撿拾來的那些無用的雜物該丟的丟該回收的送慈濟吧!」

老爸走後這3年多,他的房間擺設、書籍、撿拾堆積的雜物,都ㄧ直在原來的地方,回到老家我睡在他的床,用他留下來的刮鬍刀,第一次使用時,還有他老人家的鬍渣殘存著,我也沒把它倒掉,房間依然有他的味道,我戴著他留下來的紳士帽,穿著他的舊夾克……,只是,我沒能像兩位妹妹、老婆、二女兒她們那樣,他老人家的身影曾經進入夢境,而我,一次都沒有。

整理啊整理著,老媽從雜物堆推出ㄧ個綠色生鏽的鐵箱,邊碎碎念:「這也不知道是啥,重成這樣,最好是你老爸私藏的黃金啦!」我瞥了一眼,這工具箱我認得,立即回說:「那是爸爸做工地打牆壁的鑿子啦!」

到工地打牆壁是老爸用他的勞力養家的最後一個工作,約莫做到我的大女兒出生,他與老媽幫我們帶孩子才真正從職場退休,。我曾經在「不會賺錢飄撇ㄟ炭坑兄」描述過他老人家本該是個文人,可嘆命運造化加上認命,讓他不得不和從小被送到我們鄰家當童養媳的老媽,共同扛起這個赤貧的家。父親做了近一輩子的低收入礦工(礦工也有分高低收喔),他用最後的氣力到建築工地,用血汗一鑿鑿的打著牆壁上的管溝槽(以前的公寓房子是磚砌的牆,沒有預留裝設水電配管的溝槽,需要人工打造),而這工作我是清楚它的辛苦!因為高中考上大學的那年暑假,我曾經在小學同學他家開的水電行打過工,那是需要年輕人的是體力,父親當礦工做不了比這更粗重但是收入比較多的掘進工或是採媒工(那時他是收入相對少很多的電工),臨老為了支撐我們家四個兄妹讀完大學,他反而得做工地的粗工,這是他人生的最後職場。

看著這即將被回收的工具箱,我邊拍照留念邊想著《人生最後職場》這六個字,3$今年虛歲58了,58歲的父親當時正在工地一鑿鑿地揮汗敲打,我想像他抽著菸看著磚塊水泥屑屑掉落腳下,做滿一天1000~1500元,那是我們的學費生活費,我母親也有過一份屬於她的《人生最後職場》,那是鐵工廠的搬運粗工。我的《人生最後職場》會是甚麼?我因為讀上不錯的大學,遇到台灣經濟起飛,各行各業蒸蒸日上,政府與民間工程建設到處都是,那時候只有努力拼命,愛拚就會贏!沒有現在所謂破壞式的創新(網購之類的雲端服務),產業只有增加少有外移…..再過10年,台灣各階層男男女女不得已的狀況之下,在60歲以後無可奈何需要繼續奮戰的《人生最後職場》會是什麼呢?勞動部官員與趨勢專家能告訴我們嗎?

圖文: 林三元.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.2015.02.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