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年前,輔大社企中心辦的一場國際研討會上,非營利組織(NPO)朋友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:這麼多庇護工場都在嘗試轉型社會企業,做的產品大同小異,不會形成另一種競爭嗎?
不要小看這問題,它與當今最尖銳的經濟學辯論議題,本質是一樣的。近來法國經濟學家托瑪‧皮克提所寫的書《21世紀資本論》,引來右派學者極大的恐慌和反擊。保羅‧克魯曼在《紐約時報》上連發了三篇文章,向右派叫陣,聲稱他們根本提不出有力的反駁,只會扣紅帽,說人家是馬克思主義者。
爭論的焦點是,右派堅信,我們生活在一個靠才能成功的時代,富人的財富都是賺來的,也都是應得的;克魯曼則用心舉出許多數據,指證現今多數富人靠的是資本(更多是繼承的資本)而非努力。
想像一個更極端的情景:如果真的有一天,機器人(資本財)完全取代了人力,那麼所得怎麼分配呢?就算依自由競爭法則,都分配給資本家吧!掌握資本者要把產品賣給誰呢?這樣的情境電影裡早有好多想像,多數人對前面分配結果的問題有很多可怕的延伸想像,因此傾向節制資本的主張(小心被扣帽子)。我卻更好奇後面的問題,賣給誰呢?資本還利得什麼?
對此,我想了一個可能解套的方法:掌握全世界生產力的資本家,提供所有產品和服務給所有人,雖然他們沒錢可買,不過可以換來「能和賢」尊敬,這樣是不是皆大歡喜?大家享受資本財生產力帶來的好處,資本家更享受高層次的滿足。
開玩笑,這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實現,但卻凸顯一個根本的問題,競爭不可能是目的,競爭不過是更好合作方案的比賽。
回答一開始的問題,庇護工場之間如果競爭了,合作一個更有生產力的方案,是可能的作法;要不然,想想和社會有沒有其他合作機會,別都做一樣就是。
聯合報(2014.08.25).周宗穎.輔大商業管理學程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