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企業為了解決社會問題,所面對經營挑戰比一般企業更多。如何務實體察問題、分析問題發掘需要、創新設計社會產品、社會價值的呈現,以及社會企業永續經營?都考驗社會企業家是否真正知道問題原委。
懸而未決的社會問題,通常都是社會體制的結構性問題、政策盲點或企業無意願服務的需求,它的形成是社會長期觀念與多面向偏誤所致,如果是很容易體察、很單純可解、很易於施力,也就不會成為社會問題了,千萬不可簡慢心態以對。走入問題、體察內部形成結構,是社會創業家必須的務實心態。
體悟特定社群真實的生活,便可以對問題形成的歷史演進與錯縱關係,有深入與正確的邏輯認識,也才能覺悟到社會問題有其成因,在既有的社會結構下,問題會持續存在,深入尋思問題成因可以幫助有心人確認問題癥結所在,也才能確認社會需要。例如偏鄉教育品質問題,其核心問題也許是偏鄉經濟蕭條。
在問題結構分析中,不宿命悲觀的人,會用積極的態度看到一些既有結構中沒有的元素或活動,加入它就會改變社會結構的重力場,讓社會結構趨勢轉向,扭轉原有的悲觀發展,我們將該元素稱之為社會創新。
為解決特定問題所設計的社會產品,產品本身或其製造配銷過程就應該要創造社會價值(如弱勢就業、環境改善、社區活化、生態農業等),不論該產品是直接提供弱勢族群消費,或是藉由一般消費間接扶助弱勢族群,都應設法在產銷的投入與產出過程中,與想要幫助的社群相連結。
社會企業必須追求經營獲利,以支持本身的經營持續,多數社會企業不乏受市場歡迎的產品,但往往基於社會理念而自我限制產銷數額,就是希望企業經營能夠與環境永續、工作者健康與家庭生活、手工或傳統技藝先天的上限達成均衡,不會因為有更大獲利機會而破壞社區與環境生態。
聯合報(2015.02.02).胡哲生.輔大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教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