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社企視界】開發方案 企業與社會「合作」

編輯室名家觀點

開發方案 企業與社會「合作」

推廣社會企業觀念多年,一直擔心大家把社會企業「只」看成慈善事業,其實不然,社會企業真的是企業的好機會。

為大家介紹一個「老」觀念:B24B(business to four billion),意思是全球人口近70億,但絕大多數的跨國企業只服務前8億人,提醒大家後40億可是沒人競爭的好機會。

這個觀念常與「金字塔底層大商機」相提並論,大部人只把它解釋成:落後國家或地區充滿著新機會。為了打開這個狹隘的「視界」,我想反問大家,為什麼以前企業只看到前8億呢?顯然企業「視界」是有問題的。

問題當然很多,我認為最嚴重的就是,談到企業大家都是用「搶」商機來形容。這也難怪,因為30年來「競爭」已成為企業策略的最高指導原則了,社會中所有領域都在鼓勵或恐嚇要競爭,這真的是大錯誤。正確的觀念應該是,企業是提供社會好的合作方案,然後大家分享合作所帶來的效率和價值。

舉一個最近的例子,去年英國選出了Alston Moor這個小鎮為第一個社會企業鎮,這個沒落、偏遠小鎮出現許多看似不合經濟,只為當地需要服務的企業,竟然也改善了當地生活水準、提高所得、降低失業。

為什麼說這是老觀念?個人走過台灣經濟起飛的60、70年代,我常說,以前好多社會企業;當年只要新的企業出現,很容易就相應的看到社會大眾的生活跟著改善。曾幾何時,80、90年代後,因為出口快速成長,企業愈來愈大,但貧富差距也跟著擴大,終於,到了今天出口也有了瓶頸。

長期強調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思維,可以走過要素驅動和資本驅動的成長階段,但缺少豐富的生活社會為基礎,如何能有創新的方案出口?處在生活精彩程度低的社會,只靠少數人想像先進國民未來生活,怎麼會有足夠高創造力的員工可以打造全球性品牌呢?

台灣有健全的電子產業集群,能不能為我們熟悉的社會多開發一些方案,複製修改也可以,不是立刻就有許多好生意?當我們社會的合作模式真的超越了,出口、全球性品牌自然就會有,不只電子業,現有和未來的企業都該想一想。

聯合報(2014.07.21).周宗穎.輔大商管學程主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