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宣示今年為「社會企業元年」,也為社會企業的推動注入龐大動力。
許多的人、機構、企業紛紛思考要以什麼方式加入社會企業,有些人想開公平貿易商店,銷售公平貿易咖啡及有機商品;有人想幫助弱勢團體或偏鄉同胞成立微型工廠生產鳳梨酥、牛軋糖、手工肥皂到市場銷售、有人想成立網路市集,幫助小農銷售農作物…。
在熱情推動過程,是否有人想過,這些社會企業適合嗎?對當地社區或機構團體的人而言,社會企業究竟是一盞救世明燈或是可能會將他們帶向另一場災難﹗
在我們身邊可以看到許多社會企業的例子。兩位社會創業家,決定在東部美麗的海岸旁開設一家公平貿易咖啡廳,推廣公平貿易理念,在兩人努力經營下,咖啡廳經營狀況不錯。A公司決定給兩位偏鄉的學生全額獎學金,以及寒暑假實習機會,保證在畢業後能到台北的公司服務。甲基金會決定到偏鄉進行輔導服務,教他們製作鳳梨酥,做好的鳳梨酥拿到市場後,才發現有很多的愛心機構都在賣鳳梨酥。這是目前經常看到的社會企業運作模式,但這些模式好嗎?他們為機構或是社區到底留下了什麼?
社會企業包含社會與企業兩部分,「企業」主要在透過產品或服務的提供以賺取利潤,使社會企業能永續經營。「社會」則是社會企業的主要目的,利用企業經營的獲利來改善生活,使得社區的生活更美好。社區需要的是合作、互助、共生,而不是競爭與優勝。在看待社會企業時,我們應當更關注的是社會企業能為當地社區帶來哪些貢獻與效益(提供就業機會、環境衛生改善、創造產值改善生活、提高社區知名度…),否則很可能只是另一種型態的經濟資源(人力資源、自然資源)掠奪。
聯合報(2014.09.22).楊長林.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系主任